观看过攀岩比赛的朋友们不难发现,每当难度或攀石项目开始前,运动员会抬头看岩壁,同时手会不停地摆动,好似在空气中作画。
这是在“比划”什么?其实就是规划线路,思考在每一个岩点运用的动作,以求最快、最稳登顶。
是谁让运动员绞尽脑汁,让“岩壁上的芭蕾”变得竞技性和观赏性十足?幕后的定线员功不可没。
<img width="800" src="http://gz.people.com.cn/NMediaFile/2024/0825/LOCAL1724565701999BMZ9VPOAE4.jpg" href="http://www.shengjuncaigang.com" target="_blank" h 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eight=603 />
“我们是出题人,运动员是答题人。”随着攀岩世青赛攀石比赛即将开始,定线员邱洪树也忙碌了起来。现场,他时而紧皱眉头,时而跳上岩壁拆卸岩点或调整角度,反复尝试线路的合理性。
在邱洪树看来,一条好的线路应达到三个效果。“区分成绩,具有观赏性,还有安全性,不能发生碰撞。”他说,“考卷”太简单,爬起来没有挑战性,运动员水平差距看不出来,动作也不美,观众也会看得不过瘾。
“我们任务是创新,看到运动员可以发挥到极致,拼搏的情绪持续高涨,是最开心、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邱洪树说,定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思考、判断、模拟后的成果,“环境不一样,选手水平不一样,线路肯定也就不一样。纠结是常事儿,最长一次我们用了好几个小时。”
“我们是相互促进、双向奔赴的关系,他们每完成一个挑战,我们就要继续去创新,引领攀岩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他说,有些时候线路设计得好不好,要到赛后才能得到准确答案,例如一个岩点角度是否微调一下会更好,“定线员同样也是答题人,突破很难,但不能停滞不前。”
邱洪树在运动员时期,曾拿过全国冠军,退役后也当过教练。从事定线员以来,他参加了世界杯、世青赛等国内外大赛。“虽然不停地在思考,但是很有趣。”他说。
贵州作为攀岩胜地,邱洪树自然不会错过,“安龙、格凸河、六盘水我都去爬过,贵州自然岩壁很棒。”(文/图 付磊)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